一季度,金川集團主營業務超額完成計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24億元、同比增加144億元,利稅總額36.5億元、同比增加13.9億元,實現“開門紅”,備受關注。
觀察企業發展,既要看數據升降之“大勢”,又要看生產經營單元之“細節”;既要看市場行情催動的“當下”,又要看科技支撐的“未來”。
針對外界普遍熱議的新能源、新材料,記者多方調研采訪,從“解決‘卡脖子’問題”“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三個緯度,觀察科技創新如何*金川集團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企業不斷蛻變成長的巨大引擎。在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金川離不開科技創新的積淀與驅動。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蘭州金川科技園,稱贊金川在科技創新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希望金川在科技創新方面邁出更大步伐。
近年來,金川集團牢記總書記囑托,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實力,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積極推動鎳鈷產業高質量發展!笆濉币詠,累計投入研發資金26.21億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率35.8%,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的步伐穩步邁進。
解決“卡脖子”問題
“今年我們已經生產了2000噸羰基產品,年底預計達到6800噸!苯鸫瘓F鎳冶煉廠羰化冶金分廠副廠長羅世銘說。按照“三年三大步”發展要求,到“十四五”末,羰基產品實現10000噸以上的年產能。
羰化冶金是繼火法、濕法冶金技術后第三代氣化冶金技術,具有工藝流程短、無“三廢”排放、全流程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被認為是鎳冶煉工藝及鎳產品種類多樣化重大突破口之一。
上世紀,羰化冶金技術遭到國外封鎖,金川不得不開啟自主研發之路。從1999年建立羰化冶金項目組,到2013年設立羰化冶金廠,再到2019年國內首條*大的研發型羰基鎳生產線貫通,金川勇闖“無人區”,實現該技術國內“零”的突破。
金川羰基法鎳精煉技術的產業化攻克了裝置中壓工藝合成、中壓轉動密封、一氧化碳循環、大型壓縮機氣頂氣密封、羰基鎳液體連續精餾等12項國內首創核心技術,鎳羰化率已達到92%。據羅世銘介紹,金川羰基系列產品產能規模居全球第二,產品種類全球*。
羰化冶金技術只是金川集團自成立以來所攀登過的無數“高峰”之一!笆濉敝两,金川持續加強科技聯合攻關,通過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鎳鈷新材料創新中心等平臺,整合內部科研資源,廣泛匯聚大學、專業院所、上下游企業等研發力量,共同破解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我國核電用部分鎳基高溫合金依賴進口,存在‘卡脖子’風險!苯鸫瘓F“國重實驗室”一技術研究人員透露。通過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模式,2021年金川在成功開發航空用鎳基高溫合金帶材新產品并實現產業化的基礎上,核電用鎳基高溫合金帶材開發應用研究同樣取得新進展。
*近,蘭州金川科技園再次成功研發出高純鐵產品。這是金川集團繼掌握高純銅、鎳、鈷等制備技術后又一突破。目前,金川高純金屬產品已占據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25%以上,新產品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40%。
無獨有偶,金川還具備生產高穩定性高活性汽車尾氣催化劑前驅體的技術和能力,實現國產化。
助推傳統產業升級
記者采訪期間,金川集團鎳冶煉廠熔鑄車間“動靜”不小,期待的目光投向新建成的一套側吹熔池熔煉系統中試線。
經過4個月調試測試,今年2月,側吹(底吹)熔池熔煉中試線實現穩定運行,目前已完成側吹“一步生產高鎳锍”和側吹生產鎳陽極板試驗研究,進入濕法電解系統測試階段。一旦中試線同下游工藝調試契合,擴能改造計劃將立即啟動,徹底替代之前高耗能的反射爐工藝。
據負責人李智介紹,根據前期試驗結果,使用新工藝澆筑的鎳陽極板,可使每噸電解鎳的耗電量減少200度,有效降低電解殘極率,從而進一步降低電解鎳加工成本。
“側吹(底吹)熔池熔煉中試線建設及處理鎳原料生產工藝技術研究”項目是金川集團在傳統鎳冶煉工藝技術路線上的一大創新,也是金川持續優化傳統工藝邁出的重要一步。
多年來,金川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現有工藝進行技術革新,全尾砂廢石膏體綠色充填、鎳銅硫化礦冶煉“短流程”工藝、選礦精礦銅鎳分選等攻關項目取得突破,鎳、銅、鈷及鉑族金屬綜合回收率持續提升,其中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綠色高效提取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金川集團“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將“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新突破”作為今后科技創新重點目標之一,2022年工藝優化類項目在集團科技攻關項目中占比33%,預計投入項目經費1.02億元。
依靠科技創新做精做優傳統工藝,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讓硫化鎳資源向金川匯聚,成為全球典范,金川集團科技開發部副總經理陳大林稱之為“增強金川話語權”。
培育新興產業
2022年1月28日,李克強總理考察金川集團,親自試驗了鎳合金公司生產的“手撕鎳帶”——一種厚度僅有0.05毫米的鎳帶材。
到底是什么樣的技術,讓“笨重”的金屬錠變得又輕又?
技術人員朱廷賢揭開謎底!耙a出這種新能源電池用高精鎳帶,除了高品質金川電解鎳的突出貢獻,還需要掌握高潔凈度鋼液的真空熔煉技術、大卷重鎳帶等離子拼焊、適宜的電阻率加工鎳成分控制、高精鎳帶的軋制和熱處理工藝等核心技術!
“手撕鎳帶”是金川有色金屬深加工工藝實力的體現!笆濉币詠,金川延伸有色金屬產業鏈,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研發出高精電子銅箔、引線框架異形銅帶、3D打印用高溫合金粉末等一系列新產品。
新能源電池產業異軍突起,金川硫酸鎳、四氧化三鈷、球形氫氧化鎳、三元前驅體等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今年進入春季后,3萬噸新能源電子銅箔、10萬噸三元前驅體二期、10萬噸動力電池用硫酸鎳溶液提升、東大灘300MW光伏發電等一批項目迎來開工建設潮。
密集的新能源項目上馬背后,是金川集團對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前景的敏感研判,以及前赴后繼式的技術儲備。
在原有電池材料產品基礎上,金川陸續完成高電壓摻雜四鈷產品,高鎳、高功率、低鈷單晶方向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全系列,錳酸鋰、鎳氫電池正極材料等產品的研發量產,部分產品進入全球高端產業鏈。
伴隨著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金川一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細分領域的專業型技術企業迅速成長。金川集團已擁有18家*高新技術企業,僅2021年就牽頭完成45項國家、行業、企業技術標準的立項、審核與發布,參與8項國際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和國家標準研制創新示范基地。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